三季度GDP預計增長4.9%,經濟“結構優化”與“動能轉換”持續推進;雅居樂半年虧80億凈負債率127.7%,激進擴張反噬流動性承壓;萬科加速拆解廣信資產包,551億“存量棋局”求現金回血。 最新預測顯示,2025年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預計為4.9%,較二季度有所放緩,但仍為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奠定基礎。從生產端看,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小幅回落,服務業生產指數亦有所下行;需求端呈現分化態勢,消費在政策支持下溫和復蘇,基建與房地產投資持續承壓,但制造業投資顯現韌性,出口則在結構優化與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保持增長。價格層面,CPI同比預計持平,PPI同比降幅則有望收窄。外匯儲備規模連續兩個月站上3.3萬億美元,為近十年高位。【評論】三季度國內增長符合預期,出口和制造業處于相對溫和的發展環境,而內部的房地產和債務問題則繼續承壓。四季度美國方面可能會繼續以關稅敲詐中國,而中國則會以稀土資源出口管制反擊,屆時出口和制造業可能會遭遇波動,國內可能會通過基建和其他政府投資拉動補足增長目標缺口。 雅居樂集團2025年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同比下跌35.8%至135.74億元,凈虧損73.87億元,公司股東應占虧損80.30億元。截至6月30日,集團總負債達1495.61億元,凈負債比率升至127.7%,現金及存款僅55.07億元,而一年內需償還借款高達378.69億元。為緩解流動性壓力,雅居樂正推進境外債務重組,目標在2025年底前與多數主要債權人達成初步條款,并通過參與政府回購計劃、加速應收款回收及全員降薪等措施自救。然而,其物業銷售持續惡化,上半年預售金額51.7億元,同比暴跌42.5%,加之此前馬來西亞項目、香港九龍塘資產折價處置,反映資產變現能力持續削弱。【評論】雅居樂這類房企的經營邏輯是高杠桿高品質高價格,但國內“三道紅線”將該商業邏輯的生命線打斷,這類房企選擇出海融資繼續延續該商業邏輯,適逢美國貨幣政策持續偏鷹派,導致外幣融資成本持續走高,國內外融資市場雙擠壓導致三高的經營邏輯失敗。 萬科旗下廣州萬溪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近期掛牌出售廣州市越秀區一棟商辦物業與一棟辦公樓,要求買家在短時間內繳清全款。兩項資產均源自其早年以巨額資金收購的廣信資產包。此次出售是廣州萬溪今年以來的第三輪資產整售,年內累計已有八項資產啟動招標,涵蓋多地商業與住宅物業。廣信資產包作為萬科昔日的戰略核心,開發進程長期滯緩,至今僅完成約百分之十五的規劃竣工面積,且曾因涉及大量債務訴訟而推進困難。萬科近期的密集資產處置,與其面臨的短期償債壓力密切相關。【評論】廣信資產包的案例對資產管理公司介入資產經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高潛力戰略儲備資產在時代大變局中依然會變成拖累,何況操盤手已經是萬科加信達這類國內該領域頭部機構。房地產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通常會對戰略資產投射美好期許,期待能夠通過自身的法律專業和運營能力將資產盤活成爆款樓盤,釋放資產包內含的巨大價值。但現實情況是不良資產行業的估值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從大的角度來說國際政治經濟博弈在深刻重塑基本面假設,從小的角度說資產包中債權債務的糾紛關系的復雜程度可能遠超收購時的認知。